|
【拔萃计划·项目动态】解锁情绪“魔法”,点亮心灵之光来源:新会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为了帮助社区精神康复患者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在新会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拔萃计划”公益项目“逐光而行”——精康复原计划2.0项目于2月19日至3月26日在民和社区开展“情绪魔法师”情绪管理小组,帮助更多社区精神康复患者学习情绪知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增强面对生活的自信心,提升生活质量,实现社会融入。本次小组共开展6节,达48人次。 第一节:相互认识,定下约定 本次小组之旅以破冰游戏拉开序幕,通过游戏,消除组员之间的陌生感,提升组员相互认识和交流。同时,鼓励和引导组员共同制定“倾听不打断,同理不批判”的小组公约,组员们建立信任纽带,共同让彼此快速融入集体。 ![]() (破冰游戏) ![]() (我们的约定) 第二节:体验情绪万花筒 本节小组通过热身游戏“情绪天气站”让组员初步学会识别和理解喜怒哀乐等情绪分类,并通过观看《头脑特工队》片段加深对情绪的了解认识。在认识情绪的过程中,社工还带领组员回归到日常生活时大家经历过的相关情绪体验分享,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共情。 ![]() (组员根据心情完成情绪卡贴) ![]() (组员进行活动分享) 第三节:对不良情绪说NO 本节小组带领组员学习“情绪呼吸法”、“运动法”、“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法”等实用技巧,并引入《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游戏和“情绪红绿灯”模型:红灯停(觉察情绪)、黄灯想(分析原因)、绿灯行(积极应对),勇敢应对不良情绪。 ![]() ![]() (社工引导组员学习放松情绪的方法) 第四节:我是情绪的小主人 本节小组通过“情绪卡牌”,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识别触发情绪压力点及讨论应对措施。在“情绪风铃”制作环节,组员们利用许愿瓶、树枝、绳子等材料制作“情绪风铃”,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触碰的治愈物件,“当风铃响起,仿佛烦恼也被风吹散了。”组员小爱分享道。 ![]() (组员分享情绪故事) ![]() (制作情绪风铃) 第五节:互励减压,悦纳自我 为了进一步提升组员认识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情绪拼图”环节中,用拼图碎片拼出内心世界,分享出情绪故事,并通过“涂鸦草帽”鼓励组员自由描绘情绪符号,释放和表达内心情绪,帮助组员面对负面情绪的表达和自我调节,从而改善不良情绪。 ![]() (情绪拼图) ![]() (涂鸦草帽) 第六节:拥抱情绪,展望未来 在最后一节小组中,社工引导组员们回顾整个小组的历程,并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部分组员表示不仅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还更加珍惜人与人美好的情感互动,懂得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小英说:“这次活动教我怎么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不再躲着或硬憋着,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我找到了适合自己解压的新方法。”社工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心态,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 ![]() (组员写学习分享卡) ![]() 情绪管理小组不仅为社区精神康复患者提供了一个相互支持和学习的平台,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通过小组活动,帮助社区精神康复患者学会了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找回内心的平和与力量,增强面对生活的自信心,实现社区康复,促进融入社会。 ![]() 项目简介 “逐光而行”——精康复原计划2.0项目以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支持、社工跟进“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通过链接最新政策,联合精防医生,整合社区资源,增强家庭支持、制定个案管理等方式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帮助精神障碍患者稳定病情、发掘优势、更好地融入社区,从而携手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共享小康社会美好成果。
文章分类:
督导评估
|